茶文艺
投稿邮箱:328227411@qq.com 登录 注册
  • 茶知识大全
  • 茶饮毛峰 一直寒窗,一直喝茶

    2017-03-31 10:48:42 来源:京北日报 编辑:张梅
    分享到:

    茶饮毛峰

     

     

       作品: 茶饮毛峰

     

        作者:张梅

     

        毛峰于我,像老友。

     

        尚不懂喝茶的少年时代,每到岁末,父亲便会备好新年待客的茶,亮绿的袋子,鼓囊囊的茶叶,袋上写着字体飘逸的“毛峰”二字。到了年初一,嫩尖的茶叶被母亲放在胖圆的白瓷茶壶里,兑满满一壶水,每来拜年的亲友,总是要倒一小杯。暖暖地捧在手里,夹一筷切得细细的干子丝,好茶好干丝的夸赞总是要在农历新年的早晨被来客说上几遭。

     

        毛峰,茶生黄山。提到名山,安徽的黄山屡被提及,就像提到十大名茶,毛峰也在其中。初喝毛峰时,并不知它位列十大名茶。

     

        五岳中我只看过泰山,暮色中抵达,已见其雄浑。泰山去过才去黄山,虽然离黄山更近,不过几小时的车程。这个顺序暗合诗句“黄山归来不看岳”,不看岳,担心上黄山而无登其他山的兴致。黄山是视觉的盛宴,凡事一盛,回忆起来,倒说不上子丑寅卯。四绝中独喜云海,厚、逸、率性,有唐风,远胜千树万树梨花开;有宋韵,飞云冉冉;还有魏晋之风,大隐隐于市,隐于市时茶不可或缺,我在皖地,不可缺毛峰。

     

        我喝毛峰,喜欢用杯子,或者壶。

     

        杯和壶的状态是一种期待,我们在心灵之杯中盛情绪之水,情绪是流动的,倒入杯中的水也是流动的。我常常独坐,不是独坐敬亭山的独坐,诗仙有山为伴,我独坐时,隔着窗棂看远远的天,也无抱负,也不怀人,也不思古,那段时间,心灵空空荡荡,如无茶的空杯。

     

        取茶叶,泡了茶,坐在一杯毛峰的茶香里,我的心灵之杯渐渐灵动起来,喝着茶,看着书,写着文,有茶入口,至少少了些疲乏。漫天凉月,一壶好茶,不比东坡居士“把酒问青天”的意境差。茶是水中的诗,文是心中的茶。我习惯将文字采摘、杀青、揉捻、烘焙、拣剔,以求好文字。

     

        有一年我从黄山下来,用饮料瓶装了一些泉水,到宾馆用来泡茶——水嫩滑,茶翩翩,如佳人遇青年才俊,一见钟情。

     

        古人对泡茶之水多有讲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这是陆羽的提法。更讲究的,汲泉扫雪用来烹茶。平常喝毛峰,也就用煮沸的水泡,粗放地喝,虽然觉得委屈了茶叶,但在世俗烟火中的相守,彼此珍重,也算得上相濡以沫吧。

     

        如今将毛峰作为日常主打茶,无需等到年节,春四月,藏茶如藏书,封好口,放在冰箱中,在节气的变更中保持青碧。

     

        毛峰泊在水中,散发着幽幽的茶香,也有淡淡的清苦气息,如药。我走马观花看《本草纲目》,那些药气扑面,挟带而来的,还有草木独有的青葱。李时珍惜墨如金,文字古朴,他的字少,意赅,但有地气,读起来踏实。毛峰喝起来平实,所以作为家常茶比其他合适。

     

        将进茶,以茶打发时光,贪杯无虞。诗仙说,借酒浇愁愁更愁,与其相比,借茶,无需有此担忧,茶入肺腑,内心澄明。

     

        毛峰的前称叫雪岭青,如同武侠小说中的侠女,英姿飒爽。据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一日行至国子监,有厨人进茶。朱元璋品后曰:“此等好茶,莫不是徽州雪岭青?”来自歙县的厨人闻言答曰:“正是。”国子监一贡生闻知此事后,常吟云:“十载寒窗下,何如一碗茶。”而我寒窗远不止十年,一直寒窗,一直喝茶。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chawenyi@126.com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
    茶文艺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艺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要评论 投稿邮箱:328227411@qq.com

    • 红茶·情诗

      晚秋,繁华渐谢,红肥绿瘦。山坡上,那一片片火红的枫林,婀娜柔美,娇艳瑰丽。微风中摇曳的枫叶,那一抹抹明妍的酒红,迷眼醉心,将整个秋天点缀的华丽绝伦 ......[详情]
    • 茶与文学
    • 普洱春秋(精)

      《普洱春秋(精)》作者陈文吨、龚玲玲多年经营和潜心研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普洱茶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品饮价值,并提出“喝老茶,藏新茶”的理念......[详情]
    • 茶书
    • 卢仝与七碗茶歌

      卢仝喜欢饮茶,有“茶痴”之称号。(七碗茶歌),也称为(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卢仝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的新茶之后的作品。 ......[详情]
    • 茶与文学

    以茶会友 三味茶庄

    • 初春的一个下午,天气还有些寒意,我应文友之约,赴三味茶庄一叙。茶庄地处新街口腹地之淮海路,距金陵刻经处西不过百米之遥,门面不大却独具传统特色:一块黑漆金字牌匾,上刻常国武教授所题“三味茶庄”,配一副联语:“儒道释三家兼爱,苦淡甜九味存真。 ......[详情]
    • 茶与文学
    • 茶缘心语

      本书通过茶,解读天与人,人与人,人与境,茶与水,茶与具,水与火,情与理之间的曲径相通。徜徉茶文化之厚重,品味茶文化之雅意。茶是诗,茶是禅,茶也是一个文化载体,是一种约束文化,点到为止的韵味之外,表达着爱茶人对规则的延续和推崇。......[详情]
    • 茶书
    • 回忆茶 一杯茶是一篇随笔

      以格调论,绿茶在红茶之上。绿茶坦荡,红茶黑茶乌龙茶泡开后统统有些阴恻恻的。绿茶是回忆不尽的。喝过那么多绿茶,一款有一款的风致,以致回忆之际脑海空空如也。 ......[详情]
    • 茶与文学
    • 茶经

      本书名为《茶经》,实际上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经典著作的合编,为弘扬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唐代及其以前的有关茶叶历史、产地、功效、栽培、采制、煎煮和饮用等方面的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最早、最完备的一部茶学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详情]
    • 茶书
    • 正文大观茶论之一

      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 ......[详情]
    • 茶与文学
    • 茶可入诗,雅致生活

      对中国人来说,“茶”是一个温暖的字。茶是中国人开始新的一天生活的必需品,虽然柴米油盐酱醋也代表人间烟火,但俗,不像茶可以入诗,让人品出许多雅趣和情致。 ......[详情]
    • 茶与文学
    • 一杯清茗,十年尘梦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大多生长于南方,其生长之地也颇有讲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上等之茶生长在岩石中,中等之茶生长在沙砾、沙土中,下等之茶则生长在泥土中。 ......[详情]
    • 茶与文学
    • 没有茶的日子

      不知从何日起,我成了茶的奴隶。仰或一时没有茶的存在,得寻找其他的代替,比如咖啡,而且是不加调制的,原汁原味,越苦越好。然,毕竟咖啡对于我而言是奢侈品。偶尔喝之,还行。长久饮之,怕多有承受不起。 ......[详情]
    • 茶与文学
    • 总有一杯茶陪你度过一个人的时光!

      无论生活多么繁重,我们都应在尘世的喧嚣中,找到一份不可多得的静谧,在疲惫中给自己心灵一点小憩,让自己属于自己携一缕阳光,品一盏茶茗,听一曲琴音,寻找心灵的栖息地,聆听花开的声音。 ......[详情]
    • 茶与文学
    • 戒不掉的下午茶

      做一份美味的午茶甜点,享一段惬意的午后食光! 本书罗列了各类美食网最 受欢迎的人气甜点,以饼干、蛋糕、西点内容分章。详细的做法教程配以精美可爱的插画,组成不一样的甜点烘焙书,运用简单的工具材料,让你在家轻松做出美味小甜点。亲自动手做一份下午茶甜点,享受专属于自己的午茶时光。 午后,阳光正好。一份甜点配一杯茶饮,沐浴着暖暖的阳光,度过一段轻松惬意的时刻。......[详情]
    • 茶书
    • 茶如人生,平凡亦不凡

      有人说品茶犹如人生,对此我感同身受,就像乌龙茶中虽然带有苦涩的味道,但在细心品味过后,甘甜之味绕舌许久,别有一番滋味。茶中蕴含人生百态,实则真理。 ......[详情]
    • 茶与文学
    • 巴蜀茶文学史

      蜀茶文学史》为研究巴蜀地区的茶文学史的教育文化类读物,《巴蜀茶文学史》较全面地介绍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巴蜀茶文学的发展,内容不仅涉及许多与茶有关的名人及其作品、典故,而且还包括一些民间茶文学,如茶联、茶竹枝词和口头的茶文学等。旨在通过回顾和认识巴蜀茶文学,使更多人热爱茶文化,热爱巴蜀,热爱伟大的祖国。......[详情]
    • 茶书
    • 傅青主也能喝到好茶

      明清时的品茶已经是泡茶喝了,白瓷杯泡绿茶新芽,格外好看,饮三杯即去烦恼,神清气爽。对这位反清复明失败且又不愿意屈身与清朝政府的明朝遗民,隐居山乡,品江南好茶,会天下英才,岂不是一个好去处? ......[详情]
    • 茶与文学
    • 秋日的温茶和细雨

      南方的城市,到了秋天,既不会有黄灿灿的叶子,不会有满地的落叶,更不会有光秃秃的树枝,只有走在街上,拂过脸上的凉风让你突然察觉到,啊,秋天是来了么? ......[详情]
    • 茶与文学
    • 悠然槐花炒茶 夜色清缓、云月悠然

      老北京的悠然,就弥漫在声音里:“糖葫芦哎——卖糖葫芦——”慵慵拉长的尾音在孩子们的心上荡,不需看见那一串串红彤彤的美味,只这几声叫卖,就引逗起味蕾酸酸甜甜的记忆,不自觉地咽了一口口水,向窗外眺望。 ......[详情]
    • 茶与文学
    • 忙肺带不走的只有你 有茶,有故事

      来到忙肺村六天了,是时候讲一讲这里的故事,处于云南边境的一个村落,如果不是茶这里很有可能会被遗忘。 忙肺村是临沧市永德县的一个村落,坐落于大山之间,因普洱茶而闻名,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茶农,纯粹的靠天吃饭。 ......[详情]
    • 茶与文学

    标题A-Z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标签A-Z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茶艺 茶具 茶文化 绿茶 红茶 白茶 乌龙茶 黄茶 黑茶 花茶 茶道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网站 茶文艺 中国茶道 中国茶艺 中国茶文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