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艺
投稿邮箱:328227411@qq.com 登录 注册
  • 茶知识大全
  • 爱喝茶的你,不能不知道“茶马古道上的故事”

    2016-10-25 12:27:01 来源:新闻晨报 编辑:
    分享到:

    爱喝茶的你,不能不知道“茶马古道上的故事”

     

    原标题:爱喝茶的你,不能不知道“茶马古道上的故事”

     

      “茶马古道”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着特定含义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一条是从云南的南部西双版纳、思茅经临沧、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到四川的甘孜及西藏的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拉萨,再进入尼泊尔、不丹、印度、阿富汗等国;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康定到昌都的左贡同云南之道相汇。

     

      现在的临沧地区,明清时期大致属于顺宁府管辖,其治所在顺宁县,也就是今天的凤庆县。这就是说,在顺宁府存在的1913年以前,凤庆曾经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凤庆有此地位,是由于这里种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茶产区之一,驰名中外的“滇红”茶就诞生在这里。因而这一地区的发展变迁,就与茶业的发展和茶马古道的变迁紧密相联。

     

      对于凤庆的茶,明代《滇略》、《徐霞客游记》,清代《滇南新语》、《滇行日录》、《滇海虞衡志》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光绪的《顺宁府志》,民国的《顺宁县志》,都有记载和高度评价。但那时的茶叶产品,均为绿茶类的晒青毛茶,而且多为自产自用的小农经济生产格局。每年清明节前后,大理、下关、丽江等地的茶商就进驻顺宁采购毛茶。几十匹骡马为一队的数十队马帮,来往于顺宁和下关之间,为各地茶商运输茶叶,形成一年一度的“春茶会”。

     

    爱喝茶的你,不能不知道“茶马古道上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地区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产品开始大量流人丽江,由此带动凤庆茶业迅速发展。

     

      凤庆茶叶的运销,是由马帮沿着有数百年历史的茶马古道重要路段“顺下线”进行的。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澜沧江铁索桥(青龙桥)建成后,这条茶马道更成为了顺宁、云州(今云县)、缅宁(今临沧)、双江、耿马及镇康等地通往大理及昆明的要道,再加上凤庆是茶叶集市贸易中心,自然凤庆也就成为南诏及中原文化由北向南传播的中心地区了。

     

      当时从凤庆到昆明一共18个马站,在凤庆有顺宁站、大寺的新村站,鲁史的金马站、鲁史街站和犀牛站。每个马站间大约30华里,正好是马帮一天的行程数。在茶马古道典盛时期,每一个马站都是一个商品物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以致是经济文化中心。当然其规模大小与功能并不完全一样。在凤庆境内的这段茶马古道上,鲁史镇和凤庆城最为繁荣。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chawenyi@126.com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
    茶文艺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艺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要评论 投稿邮箱:328227411@qq.com

    • 潮州凤凰茶历史渊源及发展

      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相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树叶,叶尖似鹪嘴,烹制成茶,饮后顿觉生津止渴,烦燥尽消,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 ......[详情]
    • 中国茶文化
    • 宋画背后的茶饮风气“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在两宋大部分的时间里,既有尚白色斗浮斗色的斗茶,也有不计茶汤色白色绿而注重茶之香、味品鉴的斗茶。”“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市民经济繁荣的宋代,正如南宋诗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所说“盖人家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成为风靡全国的国饮。 ......[详情]
    • 中国茶文化
    • 茶艺华夏文化之国粹

      茶艺是茶道这一普遍概念下属的子概念,它是指在茶事活动中的以茶叶为中心的全部操作形式的总称。可以把茶艺概括为“茶道的表现方法;可以把茶艺限制为“工夫茶艺”或是“绿茶茶艺”等等。 ......[详情]
    • 中国茶文化
    • 中国古代茶事隋唐五代茶业的兴起

      隋的历史不长,茶的记载也不多,但由于隋统一了全国并修凿了一条沟通南北的运河,这对于促进我国唐代经济、文化以及茶业的发展,还是有其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的。众所周知,唐代尤其是唐代中期,中国茶业有一个很大发展的时期。 ......[详情]
    • 中国茶文化
    • 中国茶史究竟从何时开始?

      按唐人陆羽的《茶经》所述:「其名有五,一荼,二槚,三蔎,四茗,五荈」,这是说「荼、槚、蔎、茗、荈」这五个名字,指的是一个东西。在查阅《尔雅》对照这几个汉字的意思的同时,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 ......[详情]
    • 中国茶文化
    • 心中的普洱茶

      陆羽〈茶经〉上记载“茶,天赐香叶,带着日之热烈,雨之温润,风之灵动,雨之醇香,是以为茶,人间神农氏,采其为饮,于是人间便多了一种沁人心脾的仙露。” ......[详情]
    • 中国茶文化
    • 七陶 紫砂茶具套装茶壶茶海茶台科技木鸡翅色纹茶盘电热磁炉汝窑冰裂釉整套功夫茶具套装四合一 套餐01---双龙戏珠茶盘+原矿紫砂茶具

      七陶 紫砂茶具套装茶壶茶海茶台科技木鸡翅色纹茶盘电热磁炉汝窑冰裂釉整套功夫茶具套装四合一 套餐01---双龙戏珠茶盘+原矿紫砂茶具 京东 ¥ 799.00
    • 京东 购卖
    • 中国邮票里的茶世界

      1997年,原国家邮电部发行《茶》特种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为“茶树”,邮票上的这株茶树就是位于云南邦崴村,它高11.8米,树围约9米,树龄已逾千年,充分证明了“茶树原产于中国”“饮茶源于中国”这一论点 ......[详情]
    • 中国茶文化
    • 淡中有味 点茶三昧

      最爱看滚水入茶,沉浮流转,其景恰如南朝梁元帝的《归来寺碑铭》:“九苑萌枯,三昧叶卷,疏树摇落,翻流清浅。” 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古人称之为“点茶”,是唐、宋时兴起的一种沏茶方法。 ......[详情]
    • 中国茶文化
    • 中国茶文化之饮茶礼仪讲解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不管是在待人处事方面,还是饮茶敬酒的时候,都是有很多的讲究的地方。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这里说的酒满敬人,是说给客人倒酒的时候要倒满来,这是表示主人热情和对客人尊敬的意思 ......[详情]
    • 中国茶文化

    黎族鱼茶透坛香“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 去海南旅游时,旅居海南20多年的舅舅推荐了一道当地黎族同胞喜爱的传统美食——鱼茶!一道让我们终生难忘的“茶”。 ......[详情]
    • 中国茶文化
    • 四川绿茶峨眉雪芽-竹叶青命名故事

      与茶文化发祥地蒙顶山相距不远的中国佛教名山普贤道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峨眉绿茶就已名传天下。当今名闻遐迩的绿茶名品“峨眉竹叶青”,是陈毅元帅20世纪60年代为其命名。 ......[详情]
    • 中国茶文化

    标题A-Z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标签A-Z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茶艺 茶具 茶文化 绿茶 红茶 白茶 乌龙茶 黄茶 黑茶 花茶 茶道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网站 茶文艺 中国茶道 中国茶艺 中国茶文化网站